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關于《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內容介紹。
一、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確定而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遺產項目。
記錄著人類社會生產生活方式、風俗人情、文化理念等重要特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蘊藏著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基因、精神特質、價值觀念、心理結構、氣質情感等核心因素,是全人類共同的寶貴財富。
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
苗族古歌、白蛇傳傳說、梁祝傳說、孟姜女傳說、西施傳說、濟公傳說、耿村民間故事、走馬鎮民間故事、譚振山民間故事、河間歌詩、吳歌、中國剪紙、古琴藝術、昆曲、藏戲、等等。
三、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有哪些?
2018 干石墻藝術,知識和技術 約旦的阿薩默爾 克羅地亞 – 塞浦路斯 – 法國 – 希臘 – 意大利 – 斯洛文尼亞 – 西班牙 – 瑞士 約旦 雪崩風險管理雪崩風險管理 瑞士 – 奧地利 布勞德魯克/摩德羅提斯克/柯克費斯特/摩德羅塔拉克:歐洲 藍印花布印染 斯洛文尼亞的棒槌蕾絲制作 奧地利 – 捷克共和國 – 德國 – 匈牙利 – 斯洛伐 克 斯洛文尼亞 布得斯拉夫圣母像紀念(布得斯拉夫節) 白俄羅斯 查坎:塔吉克斯坦刺繡藝術 塔吉克斯坦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一般指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確定而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遺產項目。記錄著人類社會生產生活方式、風俗人情、文化理念等重要特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蘊藏著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基因、精神特質、價值觀念、心理結構、氣質情感等核心因素,是全人類共同的寶貴財富。北京時間2020年12月17日晚,中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中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系的儀式及相關實踐”兩個項目,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四、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是2008年6月1日由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世界遺產在中國》電視系列叢書編委會。
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我國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有36項。
1.昆曲2.古琴藝術3.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4.蒙古長調民歌5.中國傳統蠶絲織技藝6.南音7.南京云錦織造技藝8.宣紙傳統制作技藝9.侗族大歌10.粵劇11.格薩(斯)爾12.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13.熱貢技藝14.藏戲15.瑪納斯16.花兒17.西安鼓樂18.中國朝鮮族農樂舞19.中國書法20.中國篆刻21.中國剪紙22.中國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23.端午節24.媽祖信俗25.中國雕版印刷技藝26.呼麥27.羌年28.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29.中國拱橋傳統營造技藝30.京劇31.中國針灸32.麥西熱甫33.中國水密隔艙福船制造技藝34.中國活字印刷術35.中國皮影戲36.赫哲族伊瑪堪
六、2011年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克羅埃西亞東部的貝恰樂茲嬉唱 克羅地亞
2.儀式性的喀須喀克傳統 土耳其
3.中國皮影戲 中國
4.法國傳統馬術 法國
5.法朵:葡萄牙城市怨曲 葡萄牙
6.阿爾結莫西的健康圣母節 西班牙
7.傳統的韓國走繩索 韓國
8.比利時魯汶年齡慶典劇 比利時
9.墨西哥街頭音樂:馬利亞奇 墨西哥
10.廣島縣的壬生花田植 日本
11.尼杰莫克羅:達爾馬提亞內陸的沉默圓圈舞 克羅地亞
12.科伊露莉提天主圣殿的朝圣 秘魯
13.捷克東南部的國王游行馬隊 捷克共和國
14.島根縣佐太神社的神樂 日本
15.韓國傳統武術:跆跟(腳戲) 韓國
16.尤露帕萊美洲虎巫師的傳統知識 哥倫比亞
17.茨亞提斯塔賽詩會 塞浦路斯
18.寒山地區的麻織傳統 韓國
七、襄陽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有襄陽市大保當木偶戲、宜城胡家大院、南漳縣多音詞文化遺產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被列入國家級和省級名錄。原因是襄陽市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有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值得保護和傳承。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歷史長河中承載著襄陽人民的智慧和美好回憶,也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除了襄陽市大保當木偶戲、宜城胡家大院、南漳縣多音詞文化遺產,襄陽還有許多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如襄陽戲曲、漢江琴派、荊門武術等,都有著卓越的藝術價值和歷史意義。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需要我們每個人共同努力。
八、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昆曲
昆曲是漢族傳統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也是中國漢族傳統文化藝術,特別是戲曲藝術中的珍品,被稱為百花園中的一朵“蘭花”。昆曲在200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中國的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中國的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2、古琴藝術
古琴藝術體現為一種平置彈弦樂器的獨奏藝術形式,另外也包括唱、彈兼顧的琴歌與琴、簫合奏。古琴藝術是繼昆曲之后被列入“人類口頭與非物質遺產”的第二個中國文化門類。琴樂是中國歷史上淵源最為久遠而又持續不斷的一種器樂形式,其可考證的歷史有三千年之久。“高山流水”、“焚琴煮鶴”、“對牛彈琴”等婦孺皆知的成語都出自和琴有關的典故。
3、端午節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民俗大節,由上古時代龍圖騰祭祀演變而來,因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端午節抱石跳汨羅江自盡,后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審議并批準將中國的端午節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端午節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4、中國篆刻是書法(主要是篆書)和鐫刻(包括鑿、鑄)結合,來制作印章的藝術。古代印章以獨特的風貌和高度的藝術性,為篆刻藝術奠定了優良的基礎。所以篆刻藝術史可以上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代。
5、中國書法
中國書法是一門古老的漢字的書寫藝術。中國書法是一種很獨特的視覺藝術,漢字是中國書法中的重要因素,因為中國書法是在中國文化里產生、發展起來的,而漢字是中國文化的基本要素之一。以漢字為依托,是中國書法區別于其他種類書法的主要標志。中國書法伴隨著漢字的產生與演變而發展,歷經3000多年,已成為中國文化的代表性
九、相聲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具體來說,相聲是在2008年第二批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的,其中有三個單位成為相聲行業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單位,分別是中國廣播藝術團、北京曲藝團和天津曲藝團。
十、兗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柳下惠傳說、孔子師項橐傳說、大禹的傳說、花棍舞、砰砰鼓、賈鳧西鼓詞藝術、兗州大燒餅、請猴,分別被列入民間文學、民間舞蹈、曲藝、傳統手工技藝及民俗類名錄。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此文由臻房小畢編輯,來源于網絡,轉載請注明出處!/detail/show-108-4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