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承诺高额回报、利息一月一结,不法分子打着投资“新能源”旗号实施非法集资——

33名老人被骗资金540万元

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2-11-15 08:37

保定晚报讯 远赴广西参观发电厂,承诺投资回报率高达7%至24%,33名老人以为发现了养老理财商机,纷纷投入数百万元养老金。孰料,却掉入不法分子精心布置的骗局。

近日,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检察院对这起养老集资诈骗案提起公诉,法院采纳检察机关的量刑建议,当庭判处被告人杨天有期徒刑8年,并处罚金60万元。

重重套路步步深陷

2015年初夏,上海市长宁区某小区,李奶奶前脚刚走出小区门,一个热情的年轻小伙子就迎了上来。

“老人家,我们这个项目很不错,投资回报率高达7%至24%。”他手中拿着一本宣传册,封面是巨大的发电厂图,印有“国家重点扶持项目”“新能源发电前景广阔”等字样,再往里翻,大篇幅记载着各种高新技术介绍、国家政策讲解。“这是国家新能源扶持计划,收益率高,您投资得越早,就能以越低的价格购买原始股,以后分红就越多。”小伙子滔滔不绝地介绍。

见李奶奶半信半疑,小伙子接着说公司举办了宣讲会,可以听后再决定是否投资,现场还有精美礼品赠送。说着,他从包里掏出一个包装精美的便携式小风扇,连同宣传册一起塞给李奶奶。李奶奶见状,不好再推辞,答应参加宣讲会看看情况。

宣讲会设在离小区不远的一幢商务楼二楼,现场竟还有不少李奶奶同小区的熟人,看着已经来过好几次的样子,李奶奶便对这个项目多了几分信任。随后宣讲会主持人的每一句讲话似乎都有魔力,一场宣讲会下来,李奶奶已经对这个投资项目深信不疑。

之后,在主办方组织下,李奶奶一群人结伴去了广西,实地参观了发电厂。果真如宣讲的那样,工厂又大又宽敞,各类高新设备让人目不暇接。回到上海,大家纷纷拿出养老钱,交了投资款。

第一个月就领到了3000元利息,李奶奶非常满意。一群人在公司的牵头下共同建了个投资群,一共有45名投资者,其中33名是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他们总共投资了540余万元。

卷款潜逃暴露骗局

2016年2月,李奶奶等人发现当月利息迟迟未发,管理员杨天突然消失,留给投资人的联系电话也打不通。当老人们找之前拉他们加入的年轻宣传员时,对方也百般推脱,声称自己的工资还没有着落。

过了几个月,李奶奶感觉事情不对,来到公安机关报案。

上海市公安局长宁分局立案后发现,杨天名下共有3家公司,其中两家是为了非法集资成立的互联网金融公司,都负有大量债务,且早已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根本不具备还本付息的能力。

当到发电厂调查时,负责人声称,杨天确实数次表示收购公司的意愿,双方也曾多次会谈拟定收购方案,但每次在参观工厂后,收购计划就不了了之。这位负责人根本不知道,杨天会带着一群老年人参观工厂,甚至以发电厂作为投资项目,吸引老年人入股投资。

而此时杨天早已不知所踪,警方开始通缉抓捕行动。直至2021年,杨天终于被抓捕归案。

经过缜密的侦查和审讯,警方查明杨天在全国多地都设置了类似的投资项目公司,在当地吸收投资人钱款,承诺高息回报,同时利用其他地方收缴的投资款填补利息,不断“拆东墙补西墙”,多余的钱则被他用于支付公司经营成本、偿还欠款及个人挥霍消费。

市处非办提示

非法集资具有欺骗性、诱惑性和维权难等特点,非法集资行为人往往会以许诺高额回报、隐瞒真实情况、花言巧语迷惑参与人,千方百计获取参与人的资金。由于参与人知情有限和缺乏有效保证,其投资具有极大的风险性,一旦出现问题,参与人很难维护自身的权益。《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因参与非法集资受到的损失,由集资参与人自行承担。市处非办提醒广大市民,投资时要把资金安全放在首位,不要贪小失大,导致血本无归;一定要认清非法集资的本质和危害,拒绝高息诱惑,消除投机侥幸心理,远离和拒绝非法集资,确保自身合法权益不受非法侵害。

市处非办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