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保定新闻>

感恩奋进的铿锵印记

——保定市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述评

来源:保定日报作者:时间:2023-12-29 07:41

一  平

历史的洪流,在时序更替中奔腾;发展的航船,在奋楫争先里前行。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2023年,是保定发展进程中极不寻常的一年。这一年,保定经受风雨,在风雨洗礼中不忘初心,在牢记嘱托中奋勇前行,聚焦奋力推动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加快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效能治理这个年度工作总抓手,把新颜值、新场景、新赛道三个关键词贯穿始终。尤其是面对春灭山火、夏抗洪灾、冬遇暴雪等重大考验,以超常决心、超常措施、超常努力,承压前行,聚力攻坚,取得的成绩可圈可点,打造了许多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的美丽图景。

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没有捷径,唯有实干。保定市上下同欲、善作善成,拿出“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实”的作风,跑出了分秒必争的加速度,跑出了奋发有为的精气神,干出了令人振奋的新业绩。

回首望,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个创造奇迹的保定,是一个生机勃勃的保定,是一个潜力无限的保定。

放眼保定,一个个重大项目接踵推进,一系列部署举措密集落地,经济暖流不断涌动,发展脉动愈发强劲。

保定,这座近悦远来的城市,正在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这条道路上走得愈发蹄疾步稳。

(一)

“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是全市上下的首要政治任务。

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考察时提出“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中闯出新路子,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中彰显新担当,在推进全面绿色转型中实现新突破,在推进深化改革开放中培育新优势,在推进共同富裕中展现新作为。”

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在保定考察时提出“再接再厉抓好恢复重建”“不断提升防灾减灾抗灾能力”“保定区位好,可以在协同发展方面做更多工作”,勉励保定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走在前列。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两次到河北考察,充分体现了对河北、对保定工作的高度重视,对保定人民的深情厚爱,带给1000万保定人民无限温暖、无上荣光、无穷力量。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今年5月,市委召开十二届五次全会,提出“努力在京津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先行区示范区中走在前列”的目标任务,统一思想、统一意志,汇聚起感恩奋进的强大力量。11月,市委召开十二届六次全会,提出“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定信心、砥砺前行,大力弘扬抗洪救灾精神,再接再厉抓好灾后恢复重建,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高品质有韧性的现代化新保定,努力在京津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先行区示范区中走在前列。”

保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矢志不渝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推动一系列标志性事件镌刻在保定的奋斗印记中,一项项殊荣诉说着保定奋进的故事。

——国务院办公厅连续三年通报表彰保定市9项工作“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受表彰数量位于全国前列,在长江以北地市级城市中位列第一。

——累计争创智能建造试点城市、气候投融资、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国家级创新型城市、全国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数字资产评估试点城市等82个国家和省级试点示范。

——把最好的地块、最好的规划、最好的施工用于安置区。城中村改造绽放城市新颜值,一二期安置房有序顺利交付,8.3万群众返迁新房享受到城改红利。完成老旧小区改造611个,综合排名全省第一。一步一步让老百姓的幸福安居梦变成美丽现实,托举起保定高质量发展的增量和潜力。

——环城水系一期全面贯通,二期启动,一年两次举办马拉松赛事,“保马”正在成为“奥运冠军之城”新品牌。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国际医疗基地加速落地,央企在保子公司实现新突破、达到255家,保定正在深度融入以北京为主导的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大格局。

——电力及新能源高端装备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是京津冀区域唯一地市级产业集群。

——成功入选中国科协2023—2025年度创新驱动示范市,是河北省唯一入选城市。

——成功举办亚洲电子商务生态大会、2023制造强国论坛、“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国际论坛、碳中和产业发展大会、创新驱动大会、白石山“地球科学与宜居环境”科学大会等一批高规格会议,获评亚洲电子商务名城等荣誉,城市美誉度、影响力持续提升。

——海关总署权威发布,保定位列“中国外贸百强城市”第44位,全省第一!结构竞争力排名全国第12位,创新竞争力排名全国第28位。

……………

这些重要标志,是今年以来保定市上下砥砺奋进的标志性成绩,也是激情奋进“十四五”、再造一个新保定的生动注脚,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保定大地的鲜明实践。

(二)

“学习亦求本,进步在求源。”

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党中央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党同志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团结奋斗所作的重大部署。

保定始终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引导全市上下自觉讲政治、讲团结,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

这是一次触及灵魂的思想大解放——

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坚持以上率下学、典型示范学、创新形式学,主题教育深入人心。

市委举办主题教育读书班,多次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交流研讨,结合总书记在河北考察时提出的“五新”要求,强化干部培训,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

县领导包乡送学。组织县级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包联乡镇送学,参考县(市、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结合基层实际确定学习内容,由县领导进行领学。

学习骨干包村带学。乡镇(街道)从乡镇(街道)包村干部或各级下沉干部中,为每个村(社区)明确1名学习骨干,由学习骨干到村带学指导学。

这是一次不折不扣的能力大提升——

持续弘扬“激情实干、好学创造、务实担当”的新时代保定干部特质,不断提升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专业能力,把年轻干部培养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引导广大党员积极参与“立足岗位做贡献”、“一人一诺”、党员议事等活动,自觉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冲在前、作表率。

全市共选派下沉干部7.9万余名,包联74个乡镇(街道)、935个村(社区),在灾后恢复重建一线冲在前、作表率,扎实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各项重点任务落地落实。

这是一次立说立行的作风大转变——

坚持开门搞教育,通过座谈交流、问卷调查、民生走访等渠道,听取群众意见特别是信访诉求,梳理形成问题清单。

深化检视整改,瞄准“小切口”,聚焦“大民生”,突出问题导向,每名领导干部至少抓好10件实事,合力破解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难题。

大力推广“网格员一线走访、干部一线接访、责任一线压实、法治一线保障、平台一线支撑”的一线工作法,切实让老百姓“有事找支部、干部家门见、事情一次办”,以高效能治理助力高质量发展。

这是一次破解难题的工作大落实——

调研走访,深入基层一线,摸实情、找差距、挖症结,努力回应群众期盼、企业需要。

在全市开展“打造人民心中的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大调研行动。围绕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国际医疗基地,以及“医车电数游”、超低能耗建筑、都市现代农业等产业发展,开展专题调研,提出创新政策和务实举措。

认真学习借鉴“浦江经验”,落实“四下基层”要求,组织各级党员干部全覆盖开展“基层民生走访”,了解民生诉求,办好惠民实事,化解信访积案。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永远在路上。保定推动主题教育和灾后恢复重建紧密结合,把“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落实到灾后恢复重建全过程,让群众看到新的变化、得到更多实惠。

(三)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2023年,保定面对春灭山火、夏抗洪灾、冬遇暴雪等重大考验。

3月9日,涞源县北石佛镇突发山火,火势蔓延至周边多个村镇,严重威胁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休闲度假区、重点林草区以及村庄、军营、国防通讯干线、电力基础设施、能源站点等重点部位安全。面对火情,在国家、省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市政府一线指挥,解放军、武警部队及吉林、秦皇岛、石家庄、张家口、邢台等地3000余名救援人员紧急驰援,经过4天4夜昼夜奋战,扑灭了肆虐的山火,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7月底8月初,保定市遭遇百年不遇特大洪涝灾害,成为京津冀区域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保定市把防汛抢险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作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具体行动,作为检验主题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尺。

自2023年7月29日至8月1日出现大暴雨和特大暴雨,总降水时长超过了80个小时。全市平均降水量350毫米,最大雨强82.2毫米/小时。250毫米(特大暴雨)以上降水面积占比辖区面积的90%。

汛情就是命令、险情就是战情。面对灾情,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和群众在一起,与洪水战斗、同时间赛跑,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抢险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伟大斗争。

超前部署、预警防范——

市县联合发布山洪灾害、地质灾害等预警72期,接连下达26条命令,就人员转移、应急响应启动、水库调度、防疫消杀等事项进行部署。

各级各部门党员干部落实防汛责任、主动靠前指挥,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及时组织调整优化转移线路和安置地点,逐村逐街逐户进行走访、耐心劝说,想方设法把群众转移到安全区域,全市累计转移安置53.65万人。

争分夺秒、抢险救援——

涿州全城区抢险救灾,超过60%的城区被淹,积水最深处达6米。面对险情,有力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和抢险力量,封堵西部豁口,调集人员装备救援遇困群众,抽水排水同步展开,8月3日受困群众全部脱险,8月4日城区基本实现退水。

白沟河左堤抢险,组织抢险救援队伍,联手中国安能集团,连续奋战、加固河堤、修筑围堰、封堵溃口,先后7次分洪,36小时内彻底排除险情。

涞水汤家庄村群众被困,进村通道全部中断,两组救援队伍挺进后都失去音信。市领导带头冲锋,乡村干部、公安干警、消防人员、蓝天救援队等开展攻坚突破,冒着生命危险再次强行挺进,和失联村庄取得联系,打通救援通道。

兰沟洼蓄滞洪区群众转移,高碑店市、定兴县勇于担当,坚决落实扩面转移要求,洪水到来之前,全面组织做好蓄滞洪区18.2万名群众安全转移工作,实现了不发生因灾死亡人员情况。

同舟共济、众志成城——

在受灾现场,无数的子弟兵、医疗队、志愿者不断奔赴灾区;一批又一批的救援物资源源不断运向灾区;各地百姓在危难中自救互助,不计个人得失,一幕幕感人至深……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此次灾害中,保定坚决抓好防汛抗洪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再一次展示了这个民族骨血中团结一心的巨大力量,展现了中华儿女血浓于水的深厚情怀。

保定的灾情牵动着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心。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涿州,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检查指导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对防洪工程建设、主题教育开展、乡村振兴等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习近平总书记在永济秀园小区对群众说:“涿州这次灾情很重,那时,我每天都关注着你们这里的情况,很是挂念大家。今天看到市政服务设施已恢复正常运转,大家的生活也基本恢复了正常,心里踏实了很多。”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过去的三个多月里,保定上下持续发扬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迎难而上、敢打善战,服从指挥、团结协作,舍我其谁、无私奉献,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抗洪精神,打赢了一场又一场战斗。

以9月1日孩子们如期开学为标志,完成了艰苦卓绝的防汛抗洪抢险大考;

以10月1日安全祥和过“双节”为标志,完成了生活生产秩序全面恢复大考;

以10月30日涿州市第四次观摩拉练为标志,完成了城乡环境整治大考;

以11月1日涿州城区供暖为标志,完成了温暖过冬大考。

……………

灾后恢复重建不是简单的原样重建,而是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改造提升。

保定接续完成“1+3”灾后恢复重建时序任务,全面推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落地落实。确保2024年汛期前,基本完成涿州防洪保安工程修复重建、全市农村住房原址重建,全面恢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防洪堤坝;2025年汛期前,全部完成各项重建任务,提高区域整体防洪抗灾能力。

防汛抗洪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重大成果,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充分展现了保定人民众志成城、攻坚克难的伟大力量和责任担当。

保定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系统观念,坚持求真务实、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把恢复重建与推动高质量发展、韧性城市建设、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建设更加宜居、更加安全的美好家园。

(四)

“举目已是千山绿,宜趁东风扬帆起。”

保定牢记嘱托、紧抓机遇,奋勇而上、奔跑前行,坚定不移加快高质量发展,在制胜新赛道中实现了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不是空中楼阁,更不是纸上谈兵,必须用实干书写变化新篇,用奋斗奏响品质乐章,没有高质量的发展,一切都无从谈起。

创新驱动发展活力满满——

持续深化特聘院士专家、“城市合伙人”、科技特派员等机制,大力实施“银龄讲学计划”“银龄健康计划”“银龄社会治理计划”,吸引京津等地优秀退休人才到保定发挥余热。

率先在全省建成首个地市级科技创新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全市R&D经费投入强度3.48%,超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居全省第一。

中国农大涿州模式动物表型与遗传研究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基本建成投运,涿州中石油东方物探公司的“国家油气地球物理勘探”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已通过科技部论证。

国内首列氢燃料混合动力铰接轻轨车,在河北京车智能制造基地下线,成功打造“北京设计、保定制造”的创新典范。

保定市与河北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19所高校合作,加速建设环高校创新知识经济圈。创新成为保定最具引领力的发展动能。

协同发展步伐更加坚实——

紧紧扭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牛鼻子”,以更大的力度“迈开两条腿、对接各部委”“张开双臂、拥抱央企”。

加强合作、共享机遇是这次密集拜访的关键词。

12月7日至8日,2天拜访4部委10央企,举行工作座谈,深化交流合作,积极争取支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共赢;

12月11日至12日,2天4区11地,共商协同发展与深化合作事宜,携手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典范,努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先行区示范区中走在前列。

全市与京津合作项目累计754项,央企子公司总数达到255家。以重大工程为抓手,加快建设央媒涿州新时代媒体新城,扎实推进中国五矿节能环保新材料园区等10个制造业园区建设。

现代交通强市重点场景加快建设,雄忻高铁、京雄高速机场支线、雄安新区对外骨干路网、通用机场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积极融入北京“一小时交通圈”和“半小时通勤圈”,北京—涿州通勤列车开始试运行。

聚焦产业协同,重点打通京保石电力及新能源装备产业廊道、京雄保石生命健康廊道、京保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廊道、京保雄空天信息空天装备产业廊道、房保忻太绿色能源经济廊道等一批连通京津的经济廊道,保定正深度融入以北京为主导的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大格局。

扩大内需取得显著成效——

保定市成功入选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今年1-11月,保定市以14.12亿件的快递业务总量,跻身“全国快递业务量20强城市”,排名全国第19位,河北省第一名。

面向京津发展未来社区,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

充分发挥全国第二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第二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引领作用,持续开展消费季等活动。

推动“保定小院”建设,在北京举行乡村振兴微电影《爱在保定小院》首映式暨首批保定小院落成发布仪式,涿州、涞水、阜平等一批小院成功推出,撬动乡村振兴新支点。

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加完备——

全面融入以北京为主导、以京津冀为广阔腹地的产业链供应链大循环新格局,不断完善“7+18+N”现代化产业体系。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连续9年全省第一。今年新增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944家,增速76%。

加快培育发展电力及新能源装备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和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强力推进总投资超420亿元的58个电力及新能源高端装备类项目。高阳县毛巾纺织产业集群入选2023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双千工程”入库866项,总投资1676亿元。长城汽车公司总投资656亿元32个项目稳步推进。

前三季度,全市38个项目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建设项目库,总投资112.76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8.5%,增速高于全省2.5个百分点。

对外开放更高水平更有质量——

沙特、巴基斯坦、马来西亚等20多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到保定参观对外开放实践成果。

成功举办保定·深圳招商推介大会、京津冀(保定)预制菜产业大湾区推介会、2023京津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暨产业招商大会、第十五届既有建筑改造大会等系列活动。

持续做大做强生命健康产业,国际医疗基地面向全球征集城市设计方案,中、美、德、英、法、新6个国家知名机构参与报名。

对外经济合作逆势速跑,前三季度,对外直接投资额等4项主要指标全部位于全省前列。

一个地方的发展,近期看城市品质,中期看人口规模,远期看产业支撑。保定新动能快速成长、经济转型步伐加快,正以“一刻不停、一步不能错、一天也耽误不起”的时代紧迫感和历史责任感,抓住用好窗口期,唱响新时代雄保“双城记”,正以更自信、更开放的姿态,拥抱京津冀、对话全世界。

(五)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方向。

保定坚定不移创造高品质生活,在绽放新颜值中让保定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的感受度作为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最根本的衡量标尺,聚焦“新颜值”,加强城市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努力把保定建设得更加美好,以打造城市“新颜值”,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感”,以崭新的形象面貌和奋斗姿态抢抓新机遇、开创新未来。

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加快构建——

61个安置区有序建设,环城水系沿线腾空的4500余亩居住用地,正在成为环境优美的滨水社区。

深化公园城市建设,启动实施全市公园建设项目161个,实行“市民园长进百园”,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公园管理新模式。东湖片区、文体新城生活品质加快提升。

一期环城水系71公里全线贯通,扛住了百年一遇洪水的大考,起到了关键作用,实现了“防洪质量引质变,环城水系护安澜”,生动诠释了“提升城市防洪安全、建设韧性城市”的建设主旨。

民生保障水平持续提升——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保定坚持在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打造“京津冀最具生活成本竞争力”的民生幸福标杆城市,一幅高品质生活的新图景徐徐展开。

全市城镇就业工作提前完成年度任务。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8%,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基本实现常见病、多发病不出县目标。

深化“1530”工程,支持更多名校长到保定挂职,提升基础教育水平。推动19所驻保高校与京津优质教育资源对接合作。

持续巩固“奥运冠军之城”、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加强和京津赛事协作,打造高端赛事之城。努力让保定人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品质的教育、医疗、就业等公共服务。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面建设——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市县乡村投入衔接资金23.4亿元,安排项目924个,撬动社会、金融资本118亿元,极大地带动村集体和群众持续增收。

加快建设中国(保定)木本油料产业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示范区。做好“土特产”文章,全力发展预制菜产业,打造北方预制菜第一城,培育“河北净菜”品牌,建设都市现代农业强市。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扎实成效——

“环境就是民生。”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大白洋淀流域综合治理力度,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强化绿色金融支持,累计为40个气候投融资项目提供173亿元绿色信贷支持。8条有水入淀河流断面水质均达到Ⅲ类及以上。全市净土计划指标、规模养殖场治理指标均持续保持100%。

一个山更绿、水更清、花更香、鱼更密、鸟更多的山水保定,正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指引下,全力推动京雄保生态协同。

展望未来的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一个品质为先、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保定正加速走来。

(六)

“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

保定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始终坚持以高效能治理为牵引,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深化改革持续拓展——

2023年新增“对外投资电子证照推广应用试点”等45项国家级、省级改革试点。

持续推进153项人民至上微改革事项,打造一批可推广、有影响、走在前的改革成果。妇联改革经验得到全国政协副主席沈跃跃批示肯定。保障性租赁住房、大学生“返家乡”就业创业等一批改革创新做法在全国复制推广。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扎实开展“万人助万企”,深入推进“我帮企业找市场、我帮企业找资金、我帮企业找人才”专项行动,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我市2023年全省营商环境半年测评,位居全省第一。产业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获评全国数字赋能营商环境典型案例。

对标对表北京优化营商环境6.0版,制定36项改革清单,出台《保定市优化营商环境创新行动96条》,开展15项创新试点建设。

“企业开办事项智能推荐”等8项工作确定为省级试点,“优化企业登记变更”“公安系统一窗通办”已建成并在全省推广,进一步打造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

软实力持续提升——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保定深挖历史文化名城丰富底蕴,积极打造“全国博物馆之城”“全国书院之城”“全国体育冠军之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等城市金名片,魅力保定更有韵味。成功入选2023年全国网络文明典型案例城市,是河北省唯一入选城市。

举办“永远跟党走”名家朗诵会、“颂歌献给党”交响音乐会、“唱响新时代——大激店电竞音乐节”等大型文艺活动,让群众在家门口畅享文化盛宴。

组织民俗展演、非遗展示等各类文化活动1000余场,惠及群众550余万人次。打造200家文化名家工作室,一大批市民身边的文化会客厅悄然兴起,为古城添色增彩。

成功举办2023健康文旅产业发展大会、第六届市文旅产业发展大会,进一步唱响“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打造乐享保定重点场景。

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建设,保定入选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名单,平安保定建设深入推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显著提升。

保定正聚力推动软实力与硬实力相得益彰,进一步厚植城市精神、彰显城市品格,让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成为既有现代城市风范、又有历史文化名城神韵,既可触摸历史、又能拥抱未来,既崇尚人人奋斗出彩、又体现处处守望相助的干事创业热土、幸福生活乐园。

乘风好起势,万里上青云。

越是任重道远,越要志存高远。越是万水千山,越要壮志如山。在前进的道路上,保定将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保定振兴为己任,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树立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超越前人的雄心壮志,勇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绊脚石”,跨过保定振兴途中的“娄山关”“腊子口”。不管是雄关险隘,还是风高浪急,都压不垮保定人民的奋斗之心。

今天我们熬得住多少苦累,未来保定绽放才有多么华美。明年是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建设的关键一年,是“新颜值”精彩绽放之年、“新动能”蓄势爆发之年、“新生态”完善提升之年。保定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抓住用好窗口期,奋力推动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更高质量、更有韧性、更有活力,把新颜值、新动能、新生态三个关键词贯穿始终,聚焦全年“1+9”工作部署,努力把保定建设得更美好,把人气聚起来、把产业立起来,唱响新时代雄保“双城记”,努力在京津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先行区示范区中走在前列,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作出新贡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