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收藏>

清乾隆青花冰凌锦纹壮罐

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4-03-16 13:57

清乾隆青花冰凌锦纹壮罐。

?李笙清

在清代制瓷史上,能文善画且精通制瓷的唐英是一个很有影响的人物。雍正六年(1728年),他奉命驻江西景德镇御窑厂任协理官,乾隆元年(1736年)起先后管理淮安关及九江关并兼理景德镇官窑窑务,直至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去世,前后管理景德镇御窑厂长达20多年,期间致力于制瓷工艺研究,无论是制瓷工艺、胎釉、彩绘装饰还是仿古、创新均成就斐然,先后为雍正、乾隆两朝烧制了大量精美的宫廷用瓷,深受两朝皇帝赏识,以至于人们习惯上把他监管时期景德镇御窑厂生产的官窑瓷器称为“唐瓷器”。在这些瓷器中,有一种壮罐颇具特色。

清乾隆青花冰凌锦纹壮罐,桶状,高26厘米,唇口,直颈,窄肩,长圆直腹,腹下近底向内折收,圈足,上覆笠帽式盖。整件器物从上到下遍饰青花纹饰,盖面饰锦纹和缠莲花纹,盖沿饰几何纹,颈部饰海浪纹,肩部和近圈足部饰缠枝花纹,腹部饰冰凌纹、锦纹,足上饰几何纹。腹部的冰凌锦地纹及肩部和近足部的缠枝花卉纹近似于元明时期仿中亚金银器的青花瓷纹饰,布局繁密,描绘精工,纤细柔和。

壮罐造型瓷器源于中西亚地区的金属器,首创于明永乐年间,流行于明、清时期。因其口径与底径大小一致,腹体粗圆雄伟,看上去就像一位戴着头盔身穿甲胄的赳赳武夫,故而有了“壮罐”这个器名。清宫文献中亦有写成“撞罐”的,清宫《乾隆记事档》就有“(乾隆十三年)闰七月十四日,太监胡世杰交青花白地有盖撞罐一件(随紫檀木座)……”的记载,不知是不是出于笔误。

清初,清廷照搬明制,亦在景德镇设御窑厂烧造宫廷用瓷。到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政局稳定,四海清平,疆土扩大,国力强盛,经济发达,加上当朝皇帝雅好瓷器,使瓷业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时期瓷业盛行仿古之风,对明代壮罐也大量仿制。乾隆十三年(1748年)景德镇官窑烧造记录中就有“乾隆皇帝传旨,交唐英按明代官窑壮罐照样烧造,不必落款,作为冠帽架用”的文字。史料显示,壮罐的用途说法不一,既有“作为冠帽架用”,亦有作为陈设观赏器用,还有承装计算用的筹和盛装茶叶之用等等,林林总总,不一而足。不管出于何种用途,其奇特的造型、高雅的格调、精美的画工都颇具艺术特色。

这件青花冰凌锦纹壮罐端正大气,浑圆饱满,釉色青翠鲜艳,色调稳定,温润厚腴,清丽脱俗。纹饰密集繁缛而不凝滞,线条细腻清晰,勾勒生动准确,层次排列分明,兼具实用性与陈设观赏性于一身。尤其是腹部锦纹内再绘花卉纹,称“锦地花”,有“锦上添花”之意,蕴含吉祥寓意,为壮罐增添了一缕喜庆祥和的气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