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保定新闻>

奋楫扬帆全力构建京雄保一体化发展新格局——雄安新区设立七周年看保定

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4-04-02 08:21


位于雄安新区启动区内的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总部大楼建设现场(无人机照片)。

□保定晚报记者 刘赛

春到雄安,一派火热的建设场景——中国华能总部大楼主体结构封顶,中国中化总部大楼加快主体结构施工,中国星网总部大楼开展内部精装修施工……作为我国目前建设项目最密集的区域之一,雄安的每一天都在创造历史。

“雄安新区拔节生长。”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的新年贺词中如此形容。

与雄安新区一衣带水的保定,紧抓雄安新区建设不断提速的机遇,精心打造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取得突破性进展:生产总值突破4000亿大关,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连续9年全省第一;亚洲最大的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迎接八方来客,环城水系成为保定文化的“城市会客厅”;国际医疗基地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广安门医院保定医院主体封顶,模式动物表型与遗传研究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主体封顶……

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承载着党中央的殷殷嘱托和河北省委赋予的发展重任,七年来,保定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服务保障雄安新区建设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锚定“服务首都、对接京津、联动雄安”定位,全力构建京雄保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精心打造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努力在京津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先行区示范区中走在前列。

黄花沟河道整治北湖段。                    通讯员 王芳 摄

(一)

城市发展,规划先行,谋定后动。

千年大计,起笔不凡。渤海之滨、太行之畔、燕山脚下,调研、决策,规划、建设,破土、拔节,一以贯之的是“党中央始终给予最大的希望”。七年光阴,不仅见证新时代的“未来之城”雄姿初显,更见证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城市规划建设理念落地有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踏上保定大地,作出过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在关键时刻给予保定关键指引。省委书记倪岳峰对保定先后提出“五个走在前列”和“两个新样板”目标要求,指引保定砥砺奋进。

借势雄安新区建设发展的东风,保定市委班子抢抓机遇接续奋斗,拿出最大力量、不讲任何条件,把握雄安新区的历史阶段和工作重心,积极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重点推动协同创新、产业联动、生态建设、公共服务、城乡融合、营商环境、社会治理七个“一体化”,方向明确,蹄疾步稳。

谋划建设雄安自贸创新联动区,推进雄保高校联盟建设……保定积极主动融入雄安联动圈,围绕“7+18+N”现代产业体系,呈现出澎湃的发展速度、发展密度和发展热度,其中,既有生动场景又有重点项目,既有鲜活事实又有详实数据:

——主动接受雄安新区产业辐射。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产业链,推动创新成果就近转化,形成“北京研发、保定转化,雄安创新、保定先行”新格局。

——加强交通路网对接。形成铁路、高速路、快速路、城乡道路等互联互通的大发展,打通连接雄安新区的“四纵三横”高速公路网,雄保“1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实现保定与北京、雄安新区的“无缝链接”。

——加强常态化深度对接。制定《保定市与雄安新区常态化对接机制》,在科技成果转化、教育、医疗、文旅、知识产权、退役军人服务等方面实现务实合作。

——筑起拱卫京雄的生态屏障。大力实施水系绿化提升、交通干线扩绿、太行山生态屏障、河流湿地修复和生态清洁小流域等工程,筑牢雄安新区生态绿色屏障。

——以城市更新为主导,全面改善城市面貌。开展聚焦城市管理“新颜值”行动,坚持一周一观摩、一月一变样、一季大变样,以“拆”破局,以“改”补位,以“建”重塑,以“管”增效,点“亮”夜景,以“绿”铺城。

据统计,2017年以来,保定市共谋划实施服务保障雄安新区项目299个(其中省定项目244个),涉及骨干交通路网、轨道交通、能源保障、防洪治理、白洋淀流域治理等10类,总投资3737.28亿元。

中国古动物馆开馆迎接八方来客。                   曹云鹏 摄

(二)

良好生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更是雄保双城携手向未来的永恒底色。

全球极危物种青头潜鸭“安家”白洋淀,数量已由最初的个位数增至今年2月的285只。白洋淀野生鸟类增加至279种,较雄安新区设立前增加了73种。近年,越来越多珍稀动物在雄安新区落户,种群逐渐扩大。

与雄安新区同在一片蓝天下的保定,同样得到鸟类“青睐”。阜平倪家洼因红嘴鸥的成群到来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5只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卷羽鹈鹕现身涞源湖,“鸟中活化石”中华秋沙鸭首次在拒马河被拍到,30多只的野生黑鹳族群首次到瀑河,多年少见的鳜鱼和鳑鲏鱼再次成群结队……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野生动植物与湿地保护处处长曾驿说,这些现象的发生,是生态逐渐向好的生动体现,也是保定越来越重视野生动物保护的鲜明成果。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保定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积极打造大气拱卫首都、水源涵养雄安、生态示范华北、绿色发展引领全国的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成果斐然。

以“不让一滴污水进入白洋淀”的担当,持续改善白洋淀水生态环境,累计向白洋淀及上游河道生态补水90亿立方米,启动白洋淀上游流域综合治理和保护重点项目139个,淀区及上游河流水质全部达到Ⅲ类及以上标准。高质量推进白洋淀上游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断流近30年的唐河和潴龙河恢复清水入淀,再现“荷塘苇海、鸟类天堂”胜景。

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治理污染,2017年至2023年,保定PM2.5平均浓度从81微克/立方米下降到44微克/立方米,下降幅度达45.7%,蓝天白云已成常态。

宛若“玉带”般的环城水系既是连接白洋淀的廊道,又铸就了主城区第一道防洪屏障,经受住了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的考验;全域幸福河湖建设,推动河湖长制从河湖有效管控走向全面治水,让“靠得近水、看得到绿、留得住乡愁”成为保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脚。

雄保两地在绿色生态建设方面同向发力,同住一方热土、共赏满目绿意,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河湖、清洁的土壤,都让老百姓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              吴战平 摄

(三)

“一张白纸上作画”,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起笔。

“构建快捷高效交通网,打造绿色交通体系”是规划建设雄安新区的重点任务之一,更是千年大计的必然要求。

七年来,雄安新区综合立体的对外路网全面打通,内部骨干路网体系基本形成,“四纵三横”高速公路网、“四纵两横”区域高速铁路交通网越织越密,让“从雄安到全国”照进现实。

3月15日,雄忻高铁河北段站前二标项目跨南水北调干渠特大桥矮塔斜拉桥41号、42号主墩“起始块”顺利浇筑完成,标志着跨南水北调干渠特大桥矮塔斜拉桥正式转入上部结构施工阶段。

10天后,又有捷报传来。作为我国“八纵”高速铁路通道之一的“京哈-京港澳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石雄城际铁路用地预审得到自然资源部批复,这一重大进展,为项目可研批复和尽早开工建设奠定基础。

雄忻高铁和石雄城际铁路是保定加强与北京、雄安新区交通路网对接的缩影。当前,保定与雄安新区已经形成铁路、城际、高速、快速路、城乡道路等互联互通的大发展。容易线、安大线打通建材通道和粮道,乐凯大街南延、复兴路西延、北三环东延等相继建成、建设、谋划启动。同时,通过推动保定东站改扩建、保定南站、京雄高速二期、廊涿高速改扩建等工程实施,创造了短时间破解资金、土地等要素制约,实现多项目密集开工的“保定加速度”。

在畅通路网的基础上,保定积极推动服务雄安新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成雄安建材通道周边区域加氢站建设,容易线驿站加氢站、旭阳大王店撬装加氢站、徐水马亮营撬装加氢站等已完成建设。锦郑成品油管道迁改工程,已全部完成保定境内征地拆迁工作,管道已全面贯通。雄安新区燃气高压环网一期工程(经由定兴县和徐水区)扎实推进。

眼下,雄安新区正向着没有“城市病”的未来之城迈进。克服“城市病”,也是保定面临的重大课题。

交通拥堵是一种典型“城市病”,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保定下大力气构建快捷高效交通网,科学施策、精准治堵,让群众拥有更加便捷舒心的交通体验。

主城区多条智能潮汐可变车道缓解早晚高峰交通拥堵。东二环快速路、乐凯大街高架桥贯通南北,为“南来北往”提供便利。打通“断头路”,畅通中梗阻,进一步完善城区交通路网,为城市发展“舒筋活络”。

中国中化大厦建设现场(无人机照片)。

(四)

春分刚过,走进雄安新区首个集中建成区——容东片区,只见社区环境宜人,家门口的中小学、饭后散步的公园、转角可见的便利店,让居民感到安逸舒心;“15分钟生活圈”内,养老驿站、社区食堂、邻里驿站、大型购物中心一应俱全,让便捷生活唾手可得。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一如雄安建设美好城市,立足于重重叠叠的细节之上。保定也把久久为功的“绣花针”功夫不断融入城市发展肌理,在“硬实力”之上,全力塑造人性化城市、人文化气息、人情味生活的“软实力”。

对于打造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的底层逻辑,市委书记党晓龙思路清晰,“只有抓紧把保定建设好、建漂亮,才有资格与雄安同频共振”。

“一座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拔地而起,就是对雄安新区最好的支撑。”保定党员干部有着强烈的思想共识。

为此,保定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描绘了保定未来发展的蓝图,到2035年,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魅力绽放,京津与雄保紧密协同,保定在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中的影响力显著提高。

千万人,一条心。

七年来,保定旧貌换新颜,昔日古城仿佛“一键换装”:建设城市公园31个,社区、口袋公园397个,郊野公园绕城、城市公园提靓、社区公园环家、口袋公园遍地的四级公园体系初步形成。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爱情广场、保定宴饮食博物馆等城市新地标拔地而起,淮军公所博物馆、“直隶第一街”西大街焕新重生。400多条背街小巷全面提升,600多个老旧小区精心改造,主城区80个城中村改造压茬推进,新建停车场76个,新增停车泊位26000余个。42公里环城水系马拉松赛道串珠成链、全线贯通,已成功举办两届马拉松赛事。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保定坚持在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打造民生幸福标杆城市,一幅高品质生活的新图景徐徐展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保定启动“1530”工程,支持更多名校长到保定挂职,提升基础教育水平。推动19所驻保高校与京津优质教育资源对接合作。

家门口看名医,减少异地奔波。积极承接北京医疗功能疏解,抢抓生命健康产业新赛道,将国际医疗基地项目作为“一号工程”全力推进建设。保定医疗机构与京津累计签署合作协议247个,共建科室361个,截至2023年,有420多位、15193人次北京专家来到保定,诊疗患儿39176人次,开展专家手术6000余台,会诊疑难病例1万余例。40位北京专家先后来到保定担任科室“双主任”或者科主任。

持续巩固“奥运冠军之城”、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加强和京津赛事协作,打造高端赛事之城。努力让保定人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品质的教育、医疗、就业等公共服务。

在文旅合作方面,围绕保定市3个5A级景区和15个4A级景区,谋划启动京雄保一号旅游风景道,持续在京津核心客源市场开展“四色”精品旅游线路推介活动,提升保定文旅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政务服务加快同城化,惠企便民暖心贴心。打破区域壁垒,整合政务资源,强化政务协同,推进政务服务区域通办,200余项“京津冀+雄安”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移动办”。

大处着眼,细处发力。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不仅用高质量建设,还融入了高水平管理,让城市与美好的每一次相遇,都成为百姓眼中看得见、手中摸得到的幸福。

雄安新区诞生于春天,脱胎于保定。

从农田阡陌到高楼林立,未来之城款款而来,保定的明天同样可期:一个综合实力更加雄厚的新保定、一个城乡发展更有品质的新保定、一个精神文明更有温度的新保定、一个生态建设更加美丽的新保定、一个社会治理更加完善的新保定、一个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的新保定,与日俱新的保定,正迈着坚实的步伐,奋进在新时代的浩荡东风里。

没有等来的辉煌,只有拼出来的精彩。谱写好“雄安篇章”,要有一茬接着一茬干的历史耐心。立足当下看未来,保定市上下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全力构建京雄保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奋力推动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更高质量、更有韧性、更有活力,努力在京津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先行区示范区中走在前列,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作出新的贡献。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新华社记者牟宇摄)








相关新闻